半夜總是腳抽筋、睡不好,很多人直覺認為是缺鈣,拚命補充鈣片或牛奶。然而,醫生指出,腳抽筋的原因不一定是缺鈣,有時可能是潛在疾病的警訊!以下就為您揭露可能導致夜間腳抽筋的4種大病風險,並告訴您如何透過飲食改善,讓您不再受困擾,一覺睡到天亮。
腳抽筋背後可能隱藏的4種大病風險:
周邊動脈疾病: 血液循環不佳是腳抽筋的常見原因之一。周邊動脈疾病會導致下肢血管狹窄,影響血液供應,尤其在運動或夜間休息時,更容易發生抽筋現象。
糖尿病: 高血糖會損傷神經,導致周邊神經病變。神經損傷可能導致肌肉無力、麻木,進而增加抽筋的風險。
腎臟疾病: 腎臟負責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。當腎臟功能受損時,電解質失衡,就可能導致肌肉不自主收縮,引發抽筋。
甲狀腺功能低下: 甲狀腺功能低下會影響神經肌肉功能,導致肌肉無力、疲勞,增加抽筋的機率。
別再只補鈣!營養均衡才是關鍵
除了上述疾病,藥物副作用、長時間站立、運動過度等都可能導致腳抽筋。然而,醫生強調,單純補充鈣片並不能有效改善抽筋問題,反而更重要的是維持營養均衡,尤其要注意以下幾種營養素的攝取:
多吃這種水果,抽筋消失,一覺睡到天亮!
想要改善腳抽筋問題,不妨多吃香蕉!香蕉富含豐富的鉀、鎂,能有效補充身體所需的電解質,幫助肌肉放鬆,舒緩抽筋不適。建議睡前一小時吃半根香蕉,能有效預防夜間抽筋。
除了香蕉,綠色蔬菜、豆類、堅果等也富含鎂、鉀等營養素,不妨將這些食物納入日常飲食中。
提醒:
如果經常發生腳抽筋,且症狀持續不退,建議及早就醫檢查,找出潛在病因,接受適當治療,別讓腳抽筋影響您的生活品質!